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①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②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实物)、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式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实物)。
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
④实验改进:把一块铁片分成两块,一块正方形烧氮肥,另一块长方形烧钾肥,避免氮、钾肥互相干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需要充足的养分。
播放课件:化学肥料
1.讲述:1958~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不少人饿死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突飞猛进,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事实,指出化肥在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f二、新课学习
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明学习主题。
酸、碱、盐各类化合物中,特别是盐类中,有好多种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因而可作为肥料使用。我们把以矿物、空气、水等为原料,经过化学或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肥料按来源可分成: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化学肥料按所提供的营养元素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等。
(一)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2.阅读课文:整理资料,填写下表:
常用化肥的名称、
化学式及作用
类别肥
钾肥
氮肥
磷
复合肥
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植物缺少时的症状
(重点,用时稍长些,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
3讨论交流:交流信息资料,互查上述表格所填内容。(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适时指导)
4展示图表:各小组代表争相走上讲台,展示图表,简要说明。
★氮肥
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⒈常见氮肥及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f氨水:
碳酸氢铵(气肥):
硫酸铵(硫铵):
氯化铵:
硝酸铵(硝铵):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