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心理学来看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因此过去人们主张把心理学、生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细细想起,却发现有不足之处:一是,众所周知,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就是说,人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离开了人脑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只不过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说,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等等只是人脑的活动化的表现。二是,既然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活动化表现,脑是“本质”,心理是“现象”,那么,由心理这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就不能真实反映脑这个“本质”的特点和规律。所以,要求教育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仅要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脑科学也应该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外因,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尤其是人脑的发展,而“终极关怀”得以实现的前提是教育必须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脑的发展的规律,因为产生人的心理发展内部矛盾的人脑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教育只不过是促进人脑发展的一种途径或手段,这种途径或手段要有效,就必须遵循人脑发展的规律。就是说,教育要能有效地促进人脑的发展,就必须使教育建立在人脑发展的规律之上,把脑科学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之一。21世纪在脑科学研究领域有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研究成果必将深刻影响教育科学研究,甚至引起一场教育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社会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要求提高人的智慧,要求开发脑的潜能。因此教育必须改变目前不尽人意的地方,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的“终极关怀”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开发脑的潜能。教育改革必须把心理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改革之中,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必须将目光转向脑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教育改革所需的依据。教育科学研究要吸收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使教育科学研究更加合理和科学,教育更加有效。传统教育中重左脑轻右脑的教育和当前有些人提出的开发右脑的教育,都存在不足之处,事实上,教育必须致力于学生的全脑开发。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用科学的有效的教育促进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