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Fe、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石蕊溶液氧化而褪色;C项,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发生沉淀转化反应:Na2S2AgClAg2S2NaCl,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项,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为NO,NO被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10.B解析:芳纶纤维完全水解产物为
和
,这两种
小分子都具有对称结构,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A错误;两种小分子中分别
含有官能团一COOH、一NH2,B正确;氢键能影响该高分子的熔沸点和拉伸强度,C错误;
该芳纶纤维的结构简式为
,D错误。
11.C解析:A项,H2SO3为弱电解质,故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
衡SO32H2OHSO3OH,A正确;B选项,加热过程中SO32少量被氧化,SO32浓度降低,
水解产生的OH减少,pH较①低,B正确;升温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平衡向正向移动,SO32
浓度减小,水解平衡向逆向移动,C错误;Kw只受温度影响,温度相同,Kw相同,D正确。
12.D解析:Fe2与FeCN63反应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对比②③,
③的现象说明Fe被腐蚀生成的Fe2,②的现象说明原电池反应没有生成Fe2,故可以判定
Z
保护了Fe,A正确;②的现象说明原电池反应没有生成Fe2,故①中在Fe表面生成的蓝
色沉淀可能是Fe被k3FeCN6氧化所致,B正确;对比①②③可知,验证Z
保护Fe时不
能用①的方法,C正确;将Z
换成Cu,用①的方法不能判断Fe2是原电池反应生成的还是
Fe被k3FeCN6氧化生成的,不能判断Fe比Cu活泼,D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5.17分
11
f1烯烃2CH2CHCH3Cl2高温CH2CHCH2ClHCl3HOCH2CHClCH2ClClCH2CHOHCH2Cl4NaOH,H2O
5HOCH2CHOHCH2OH浓硫酸CH2CHCHO2H2O
△
6取代反应
7
8氧化3∶1解析:由转化过程可知,A为CH3CHCH2,CH3CHCH2与Cl2在高温下发生取代反应
生成BCH2CHCH2Cl,CH2CHCH2Cl与HO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
由于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分子不稳定,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D
,
与浓硫酸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CH2CHCHO;对比F、
G的分子式可知F、G分别为
OH、
,被还原生成J为
;
ECH2CHCHO与J
发生加成反应即可生成K
,
发生已
知i的反应得
,
发生消去反应得L
,
与
反应生成
和
,反应中
失去H发生氧化反应。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烯烃。2A→B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