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等为68人次。注射器毁型处理用物不当如头皮针或采血针投入利器盒时连接管惯性伸展导致针头反弹刺伤为50人次,其他
f情况如被躁动的患者刺伤等共5人次。23针刺伤后正确的处理发生针刺伤后的正确处理措施为:①立
即在针刺伤口处近心端挤压,尽可能将伤口处的血液挤出;②用流动水冲洗伤口35分钟;③用碘伏和医用乙醇对伤口进行反复消毒;④上报感染管理科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⑤请相关专家评估针刺伤的程度并指导如何处理。本调查中的88名被针刺伤的护士,100都能按照①③方法处理伤口,其中有75的护士处理完伤口报告给感染管理科,但没有请专家进行评估和指导,少部分护士对单位有针刺伤的报告制度不知晓。
24护士对针刺伤所产生的危害的认识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的护士能够认识到发生针刺伤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感染各种血源性传播疾病,但是对被血液、体液等污染过的针头所刺伤后而感染血源性疾病几率的认识尚存在不足,其中有81人认为感染的几率很大,有19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感染几率可能很小。
3讨论31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感染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针刺伤血源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危险性远远超过其他途径的传播(皮肤、黏膜等)。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护士由于接触医疗锐器物的机会较多,因此发生针刺伤的机会也明显高于同行业的其他医务工作者。据统计,一个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发病原因8090都是由针刺伤引起,而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8。针刺伤时,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只需0005ml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3;
f被人类免疫缺陷艾滋病毒(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而感染hiv的几率为04,被丙型肝炎病毒(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hcv的几率为19。在调查的100名护士中,有88名发生过针刺伤,说明针刺伤在护理人员中的发生率比较高;其中68名护士被污染过的针头刺伤,可见,护士的潜在职业感染的危险系数极高。目前发现已有20余种病原体可以通过针刺伤的途径接种传播,因此,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患传染性疾病最大的危险因素。
32通过改善医疗操作环境,规范化操作程序,加强锐器物的管理降低针刺伤发生的频度。加强对护士预防针刺伤的培训的教育,包括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禁止静脉穿刺时被他人碰撞,禁止胶布粘连或不揭胶布直接拔针,禁止用过的针头反弹刺伤皮肤,禁止徒手分离针头与针栓,禁止徒手弯曲针头,与他人协作完成对不合作的病人的治疗4。安全的操作环境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