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方式分析
作者:尹曙光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8期
[提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日趋扩大和加剧,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养老服务方式的历史嬗变进程入手,通过分析目前养老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进而构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方式;路径选择
基金来源:国家社科基金“统筹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3BSH09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6月5日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的日渐扩大,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预计到201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2亿,约占到总人口数的16;并在2020年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8。老龄化所引发的老年人生活保障、照顾等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经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之后,老年人,尤其是城市老人的经济保障问题已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是解决了养老金的问题就意味着解决了养老问题,他们的日常生活照顾、护理和保健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在政府的关注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体系构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儒教传统文化千年的熏陶,使得我们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专属的中国烙印。十余年来,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我国的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内涵不断丰富,框架基本形成;对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方式的功能给予了重新定位;在相关福利政策的激励下,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增强。
一、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嬗变进程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近年来,在国家民政部和国家老龄委的积极推动下,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体系构建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
(一)起源阶段。建国初期,经过取缔、教育和改造等方式,原来的民间福利由国家接管,国家承担了几乎所有的福利责任。由国家独立兴办或者说包办养老社会福利事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