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
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
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5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
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6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或手术室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时,除应
针对性预防用药外,手术科室、感染科还应积极调查和处理感染原因。
四、
药物的选择
1选择抗菌药物基本原则:应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
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疗效肯定、
安全、相对广谱、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为首选(见附表)。作为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氟喹诺酮类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
2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
f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
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3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
性肠杆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
4下消化道手术除预防用药外,术前一日要分次口服很少被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如庆大霉
素,并用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
5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选用氨曲南
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6在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时,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
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五、
预防用药的时机
1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MIC90。一般应于切开皮肤(或粘膜)前05~2小时或麻醉诱导时在手术室开始给第1
剂抗菌药物,剖宫产术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给药。
2术前及术中初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由手术医师开具,手术室护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