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债务审计情况。在审计署统一组织下,对本市1997年至2010年政府性债务开展了审计。审计涉及市区两级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和41个政府融资平台(其中市级2家,区级39家)。审计重点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履行担保责任的债务,以及政府可能承担救助责任的其他债务。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末,市和区(县)两级政府性债务余额为374545亿元(其中市本级218377亿元,区级156168亿元)。全部债务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17083亿元,占8465%;政府担保债务27902亿元;其他债务2956亿元。本市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设立融资平台公司多方筹资,有效弥补了地方财力不足,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筹办奥运会,应对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本市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债务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建设、土地储备、轨道交通、公用事业等方面,为推动改善民生、改善环境和城市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首都
f“十二五”及今后时期的发展积蓄了后劲。截至2010年末,与全市综合财力相比,本市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6171%,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审计工作方案,处于可控范围内。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管理不到位。北京市本级的政府性债务由北京市财政局归口管理,并采取建立债务专网等制度和措施进行监管。目前除地方政府债券和国债转贷资金外,其他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尚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全市尚未制定统一的政府性债务举借计划或债务收支计划,且未将高校、医院、公用事业单位等存在其他债务的单位纳入统计和监控范围。部分政府性债务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审计提出上述问题后,市政府已经研究起草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了部门管理职责,要求加强对政府性债务举借、管理、使用、偿还各环节的风险控制。有关部门、单位正在逐项制定整改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市财政、发展改革部门针对各自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着手准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加强相关项目和资金管理。市商务委“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平台”项目已于2011年6月启动。二、市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审计了市教委、市卫生局等31个部门2010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延伸审计了87个二级或基层预算单位。20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