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外国文学
(仅供参考,具体联系自己熟悉作品解读)一填空题(15’)
中编《19世纪文学》(69章)
浪漫主义宣言:英国: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法国:雨果《克伦威尔序》《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的长、中、短90多部作品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巴尔扎克从小说反映生活的不同角度出发,把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是主体,又分为六个场景,即“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俄国作品中的人物名字果戈里《死魂灵》:乞乞科夫吝啬鬼泼留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拉斯科尼科夫托尔斯泰《复活》女主:马丝洛娃男主:聂赫留朵夫《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契坷夫《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套中人》别里科夫
二.名词解释(5X5’)
拜伦式英雄: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世纪病:“世纪病”是孕育于18世纪末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风行于19世纪初,蔓延于20世纪世界文坛的一种文学现象。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气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失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多余人:19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的形象,他们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在社会生活中找不到自己有意义的位置,成为“多余人”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小人物: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