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生在审题中善抓关键把握重点选准角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就能有助于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审题解题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调查报告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以为自己掌握得很好产生轻视心理审题时就会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结果在审题时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例如把一根长12米的木料依次锯成长度相等的若干段锯了3次每段长多少米
学生的解法有两种
①12÷34米
②12÷3112÷43米
以上两种解法中解法①是错误的解法②是正确的。
出现解法①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产生了心
f理轻视忽视了题中至关重要的词句根本没有仔细地去思考“锯了3次”的真正含义想当然地认为“锯了3次”就是“锯成3段”所以出现“12÷34米”的错误结论。
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要教学生画简单的情景图以帮助审题。教师自身也要注重认真审题的引导作出认真审题的示范教给学生认真审题的方法。读题时读到关键词句还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使学生在读题时就学会抓住重点句、关键词理解重点句、关键词的真正含义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二、心理畏惧信心自我丧失
小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当他们看到问题中条件繁多而又复杂时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变得紧张起来不想再去多看题目更不愿意去分析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了因此学习的自信心自我丧失。
例如一只杯子里装满牛奶小明第一次喝了半杯然后加满水搅匀第二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三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四次全部喝完。小明一共喝了多少牛奶
在本题中由于喝了四次每次喝了牛奶后又加满水次数较多条件较繁分析思路较乱计算步数较多学生审题时就认为有一定难度即使分析计算还不一定正确
f因此往往会选择放弃。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学习、锲而不舍、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要敢于向困难挑战相信自我战胜自我以提高他们勇于消除心理障碍、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素质。
三、心理习惯思维产生定势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或眼前看到的某种心理习惯的干扰在审题过程中便会产生思维上的定势使审题有误解题出错。
例如在○里填上运算符号、、×或÷组成不同的算式。
2○2○22
学生的填法有
①2222
②2222
③2×2÷22
④2÷2×22
⑤22÷22
前四道算式中都只含加、减计算或只含乘、除计算都按规定的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