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小、方向和力臂都没有改变,所以不会改变该力对某一矩心的力矩。b、合力矩定理
f(1)概念: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2)分析:合力矩定理的意义:可以简化力矩的计算。在求力对某点的矩时,若力臂较难确定,可将这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再根据本定理用两分力的力矩的代数和来代替合力对这点的矩。(3)例题分析:P34例210、例212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a、力偶的概念(1)导入: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所组成的力系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例如:
(2)概念: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叫做力偶。并引出力偶矩、力偶臂的概念。(3)分析:力偶使物体产生转动,其转动效应如何度量呢?由实践得知,若组成力偶的力F越大,或力偶的两个力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越大,则力偶使物体转动的效应越强;反之越弱。这种转动效应是用力偶矩来度量的。(4)强调:通常规定,若力偶使物体作逆时针转动时,力偶矩为正;否则为负。b、力偶的基本性质总结:(1)要搞清楚力与力偶的区别:力偶没有合力,所以不能用一个力来代替,力偶只能和力偶平衡。(2)力偶的大小: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之矩都等于力偶矩,而与矩
f心位置无关。(3)力偶的等效性: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是等效的。(4)力偶的投影:力偶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零。3、小结:本堂课的重点是力矩、力偶的数值计算。同时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力矩的概念、力偶的概念、力矩的性质、合力矩定理和力偶的基本性质。4、作业P71219、220
课题:第二节力矩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求解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二、能力目标:通过做练习题,增强学生的动手解题能力。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教学重点求解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难点分析求解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学生分析动手解题能力不足。辅助教学手段1、通过做练习题发现学生理解上的不足,加以强化。课时安排2课时
f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前面讲了力偶的许多性质,如果一个平面内有多个力偶,能不能也象求分力的合力那样来合成呢?合成后又怎么来求解其平衡问题呢?二、新课讲解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c、平面力偶系的合成(1)概念:同时作用在物体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