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参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和中等学生的剪纸活动,并与他们交流剪的过程及图案个数。[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留给了学生创作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布置墙报的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体验成就感,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想一想,找规律。(1)反馈填表结果。对折次数12格子个数24图案个数12
fxiaoxuexuekeeducom
34(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816
48
生:每多折一次,图案个数是前一次的2倍。对折一次图案个数1个对折二次图案个数1×22(个)对折三次图案个数2×24(个)对折四次图案个数4×28(个)生:格子个数是图案个数的2倍。图案一个格子个数1×22(个)图案二个格子个数2×24(个)图案四个格子个数4×28(个)图案八个格子个数8×216(个)图案个数×2格子个数备择方案:如有学生没有发现规律,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意图:从实践中去发现规律,归纳规律,从生活中的现象来透视数学问题。]3.应用规律。师:根据刚才总结的规律,对折5次,格子数与图案数会有什么变化呢?生:图案个数是8×216(个),格子个数是16×232(个)。[设计意图:发现规律之后应用规律,把所学知识抽象化。]五、课堂总结
fxiaoxuexuekeeducom
1.师:你认为剪连续的图案应该注意什么?注意事项:①对折;②从闭口处画起;③连接处不能剪断。2.生活中你见到过连续的图案吗?(1)教师示范,出示图片。
(2)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美。]【设计说明】1.以课标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剪一剪”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课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剪纸,新鲜而富有挑战性。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在设计“剪一剪”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我注意到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课的一开始就复习巩固了学生早已熟悉的内容:对称图形,为建构新知识打下基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我提供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如:裙子的条纹,衣服的花边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时,我先让学生掌握剪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