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问10、尽可能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概念11、注重学生挫折忍受力的培养12、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一)自我意识的涵义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念系统弗洛伊德和自我观:
追求完美理想的我超我面对现实自我
现实生物的我的我
追求快乐
本我
(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特点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自我中心期(1-3岁)客观化时期(3-11、12岁)照搬别人的观点主观化时期(11、12-20岁)独立性增强、有浓厚的个人主观性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理想自我处于观察者地位的自我:以现实的自我为观察对象,对现实的自我进行观察、分析,看现实的我是否符合理想的我的要求和标准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者地位的自我(被理想的自我观察)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我是谁‖的困惑因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所产生的困惑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己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人依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埃里克森)
f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马西亚)①同一性混乱:处于这种状态的青少年既没从同一性危机中获得经验,也没解决当前的发展危机②同一性早闭:这类青少年也没从同一性危机中获得任何经验,但对特定的目标、价值、社会角色已过早的接纳来自家长或权威的意见或安排。③同一性拖延:处于这种阶段的青少年正经历着同一性危机,并积极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努力发现能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稳定的同一性④同一达成:解决了同一性危机民,对职业、性别定向、政治观念、宗教信仰等已臻于定型、定向。(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教育1、帮助大学生处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有矛盾2、帮助大学生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客观正确认识自我3、帮助大学生调整目标以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4、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走出困境形成自我同一性三、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发展特点(一)心理学视角的人生价值观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价值观: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客体的重要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