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美高校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军队补充人才的重要宝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全名国防教育,众多国家还建立有国家、军队、社会、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制。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教育全民增强国防意识。目前军事力量居于世界前列的美国,对大学生的军训非常重视。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在全国350所高等学院设有531个后备役军官训练团,鼓励学生自愿参加陆、海、空军组织的训练活动。结业后可授予后备役少尉军衔,一部分学生还可转服现役。现在我们面对的却是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我国的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因此为还未涉足社会的大学生们开设军事理论课,使我们更加了解社会动态、了解国防、增强保卫祖国的意识也就更为关键。
一、中国部分高校学生国防观念淡化值得重视1、各大高校军事观念弱化
2002年9月,《中国青年报》记者就对空军首次在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双学士飞行员情况进行了调查。该报记者先后走访了河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
f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通过对学生采访发现,“待遇”是许多学生最先提到的两个字。有的学生明确表示:大学生毕业去当飞行员,肯定要考虑待遇怎么样。由于符合招飞条件的大学生大都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原本神圣的“飞行员”职业因体现不出收入的比较优势,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北京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就直言不讳的说:“现在的大学生考虑问题很实际,没有人因为一时冲动去当兵”。而某高校学生处处长也坦言,学校对学生对招飞宣传所持的冷静观望态度“表示理解”。据中国新闻研究中心近年来对全国14个省市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国防的基本知识了解程度、国防英模及其基本事迹的知晓程度、国防信息的总体关注度方面,大学生的分值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防观念淡化的问题。
2、中国大学生强爱国主义的教育须加强
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最缺乏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不是主动去接受爱国教育而是蔑视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认识爱国教育的重要性。这种现象不是学生的错而是中国当代教育的错误。在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开爱国主义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