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期,英国经济力量削弱了,经济长期停滞,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而英国对帝国各个部分的控制也不如以往。所以,战后十年,既是“英国病”的初期,也是英帝国解体的开始。
16危机和战争双重打击(19301945)
英国是在二十年代长期经济停滞的基础上爆发了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开始于美国。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渠道,英国很快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外来的震动和冲击使英国国内经济中原来就存在的各种矛盾激化了。
1930年第一季度起,工业生产指数和进出口贸易指数都显著下降,失业人数激增,到1932年第三季度,英国的经济危机达到了最严重的地步,失业人数达到了三百万,失业率达到了23,但是英国在经济方面受到的破坏程度仍然不如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由于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曾出现高涨。此外,考虑到英国是一个进口大量农产品的国家,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猛跌,而英国对进口食品的需求又是缺少弹性的,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英国经济的打击。
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削弱了很多,美国的势力不仅渗入英国,而且也渗入未被轴心国军队占领的英国殖民地、保护国。
英国国内经济因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变得更糟。战争遗留下一大堆经济问
f题有待于解决,其中包括:陈旧的和遭到严重损坏的固定资产设备有待于更新、重置;战争压缩的人们购买力到战后必将引起生活资料的奇缺,从而会引起物价上涨,国内市场的缩小、出口竞争能力的削弱,对进口品的迫切需要将急剧增大英国的贸易逆差,而战争结束后短期内并没有增加国际清偿能力的手段;战争期间增大了的内债和外债如何偿还;特别重要的是,战前存在的大规模失业现象在战后会不会再度出现。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意味着“英国病”的开始,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意味着“英国病”的发展和深化。
17惨淡经营(19461967)
1945年至1951年,尽管有美国的贷款和美国资本的输入,但工业技术改造、新工业部门的建立,生产效率的提高却不可能那样快。为了满足人们长期缺少足够生活资料的迫切要求,为了从国外获得为恢复和发展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和原料,在出口品竞争能力没有改进,出口贸易额不可能迅速增长的情况下,英国的国际贸易逆差增大了。于是在1949年9月,英国政府不得不宣布英镑贬值305。这是战后英国经济恢复和重建时期的一件大事,它表明要在和平的环境中改进英国在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