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是那么容易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五十年代,这是英国经济刚刚从沉重打击之下转向和平时期经济的阶段。五十年代是英国消费经济领域内发生重大变化的十年,这一变化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配给制度结束了;第二,消费者实际收入增长,出现了一批有中等收入和有中等购买力的消费者;第三,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扩大了;第四,分期付款购货制度盛行;第五,消费者利益受到了重视。
从1954年起到1965年这二十年间,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基础上,英国私人总投资不断增加,而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有大幅度提高。
在整个阶段,经济也出现了衰退(如:1952、1955、1958、1961),从而被认为处于“停停走走”的状态。
18“英国病”的激化(196720世纪90年代)
六十年代后期是二十世纪英国经济史上又一个转折点。1967年发生了严重的英镑危机。这是继1949年英镑贬值之后的战后英镑第二次贬值。两次贬值有其相似的一面,这就是它们都意味着英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但两次贬值却是在不同的国内外形势下进行的。
“英国病”的激化以1967年英镑危机作为第一幕。从这以后,“英国病”的病情一直没有减轻。进入七十年代后,英国经济基本是停滞不前的,经济增长率不仅放缓,而且在若干年份是负数。“停停走走”名符其实。失业率是相当高的。停滞的经济使失业人数一直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青年人
f的失业,很难有解决的希望。于此同时,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加快了。“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已经是常见的现象了。也许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意大利可以与之相比。
19增长缓慢的十年(20002009)
在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里,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仅增长17,为上世纪40年代以来最低增速。在上世纪最后10年,英国经济平均年增速为22,在上世纪60年代的10年,则一度高达31。
报道说,新世纪前10年,英国制造业平均每年收缩12。而即使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制造业不景气的两个10年里,英国制造业仍分别增长06和1。
但是,新世纪前10年,英国服务业出现较快增长,平均年增速为26,处于历史“中等”增长水平。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