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呈单面山地形,山高坡陡,斜坡坡度一般为3560度,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地层为侏罗系沙溪庙组砂岩、泥岩互层。路线多以桥梁和隧道通过。14、气象水文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热、秋雨绵、冬暖而多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等特点。气象要素变化与流域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特点相适应多年平均气温166187℃,元
f月份平均气温71℃,七月份平均气温296℃。相对湿度7387,霜冻期日数一般为1020天年,雾日数多为2530天年。历年最大风速为17米秒,多年平均风速21秒,最大常风向为东北风。
多年平均降雨量11493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6148毫米年内分布不均,降雨量多集中于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最少。
测区属长江流域,以长江为骨干,主要支流有小江(彭溪河)、汤溪河等。小江发源于开县白泉乡,汤溪河发源于巫溪县九岭乡和云阳县龙坝镇,径流均主要由降雨补给,降雨量受大巴山暴雨气候影响,洪水期为510月。
本合同段沿线建筑材料、水、电、交通、运输、通讯等,修入施工便道进入施工现场。见下页:施工总平图布置图。
工程总工期根据本合同段工程规模、工程特点,我局组织精干的队伍,优秀的
管理人员、精良齐备施工设备,并同业主,监理及当地政府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在开工后26个月内保质保量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工程项目。15、工程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貌上属低山重丘地貌,最低标高约280m,最高处标高约590m,相对高差约310m。
隧址区地层岩性有:①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崩坡积、残坡积低液限粘土夹碎(块)石;②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紫红色、灰白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砂岩不等厚互层。
f场区内无断裂构造通过,单斜构造,地层倾向195~210°,倾角20~25°,产状202°倾角〈22°。新构造运动总体以间歇性缓慢上升隆起为特征,流水切蚀形成山川河谷,现属相对稳定期。区内节理间隙主要以层间裂隙为主,卸荷裂隙、风化裂隙次之。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Ⅵ度,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4s。
隧址区地表水主要以大气降水、稻田灌溉水及池塘水为主。地下水类型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及基岩风化裂隙水两种。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受大气降水、农田灌溉水等补给,顺层径流排泄,其透水性及赋水性差;基岩风化裂隙水赋存于砂质岩裂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