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抗菌活性另一种也不应为病原菌对其高度耐药
者最好按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合理用药。
44
f四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1、总原则
1必须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选用对微生态影响小的窄谱抗菌药物禁止无针对
性地以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手段。
2已确诊的病毒感染未合并细菌感染者不用抗菌药物。
3无感染迹象的昏迷、脑血管意外、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糖尿病及接受导尿
插管术者不必采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4只针对某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的细菌进行预防用药不能无目的地用多种药物预
防多种感染。
5微生态失衡时应进行菌群调查可根据优势菌选药。
6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不常规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膀胱
冲洗。
7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放松诊疗操作、手术技巧及严格的消毒隔离。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而有明确指征者仅限于下列少数情况
a选用适宜抗菌药物以防止风湿热的复发并对风湿热等慢性疾病病人如拔牙、扁
桃体摘除术、保留导尿等过程中适当应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b预防流脑。
c烧伤后应用抗菌药物以防止败血症。
d外伤或创伤后应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气性坏疽。
e新小儿眼炎的预防。
55
f8器官移植及直肠结肠手术病人在术前肠道准备时的选药原则
是
a口服不吸收
b肠道药物浓度高且受肠内容物影响少
c对致病菌和易于肠道异位的革兰阳性和阴性需氧菌、真菌有强大杀菌活性的药物。
9围术期预防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可能致病微生物、手术持续时间选用抗菌
药物。
2、围手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I类切口原则上不使用预防用药对出现感染可能性大的可以选择应用。如1远
处有感染灶2心脏瓣膜病或已植入人工心脏瓣膜3应用人造血管或移植物4
估计分离组织广泛手术时间较长局部组织血供不良5有易患感染的伴随疾病、营
养不良接受激素治疗或全身情况差者。
预防应用的方法是
1手术前在麻醉诱导期或手术前3060分钟给予一次足量的抗菌药物以保证在
手术中血液及组织内有足够的血药浓度。
2手术时间超过46小时或超过已给予的抗菌药物的半衰期的应在手术中再给
予一次足够量的抗菌药物以维持术中及手术部位有足够的血药浓度。
手术后回病房后应再给一剂足量抗菌药物或分次给药但最多不超
过48小时。
66
f3、内科系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征
1对内科病人进行介人性有创伤性检查、治疗不一定都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确有指征应用者也要严格掌握疗程和剂量不应超过外科手术预防应用范围即在术前
306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