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上容易并发呼吸道、胆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瘫痪、肿瘤、长期卧床,应用化疗药及抗生素者更易发生多种病原体感染,包括真菌感染。感染既是老年人常见的并发症又是其重要的死因,故要高度重视老年人并发感染的防治,以防发展为败血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4血栓和栓塞老年人常因各种疾病或手术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严重者可致猝死。这与老年人的肌肉萎缩、血流缓慢及老年人血液粘度增高有关。故应注意卧床老年人的主动及被动的肢体活动及翻身。六病程长,康复慢老年人全身反应迟缓,发病较隐匿,症状不典型。往往经过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症状和体征才会出现。且容易并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故老年人发生急性病变后,受损组织的修复及器官功能的回复过程较年轻人缓慢。例如当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血管基础情况较差,心梗后功能恢复常不理想,泵衰竭较多见,中远期预后较差。恢复期卧床时间大多较长,卧床本身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情绪不佳、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排便困难、排痰不畅及肺炎、褥疮、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甚至成为猝死的诱因等。正因为病程长,康复慢,并发症多,老年人及其家属容易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因此医务人员要耐心,对预期目标切勿操之过急,以免短期内达不到明显效果而动摇;同时应鼓励患者和家属树立信心,做好有关宣传教育和说服解释,使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配合治疗。七药物不良反应多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导致药物代谢与排泄降低,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缓慢,使药物在机体内的半衰期延长,长期使用易引起蓄积中毒;同时,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中青年不同,加之多药合用等原因,老年人用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年龄越大,应用药物种类越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所以老年人用药剂量宜小,如洋地黄只需青壮年的12或23量;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需慎用,可用可不用的药物最好不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老年人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程度往往较成年人严重。
f药物不良反应常发生在体型瘦小、患有心衰、肝肾功能损害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多见于应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降糖药、非甾体累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药物。不同的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但临床上以神经精神症、消化道症状、低血压等表现最为多见。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