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农药市场现状和发展对策
我国农产品大致上分为四种: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普通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农药等有害物质,安全系数最高;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使用量在安全范围内,安全性次之,但是这三种农产品生产成本高,销售价格高,导致市场占有率很低。而普通农产品因其价格经济实惠,符合普通民众的消费预期,是人们购买农产品的首选。
不过,普通农产品使用的是传统的种养殖方法,在生产环节中很容易因为气候、土壤、养分等原因发生病虫害,这时候就必须依赖于农药进行防治以保证作物高产优质。因此,我国农药市场得以不断的发展、壮大,相应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逐渐演变成恶性竞争,最终形成散、乱、差的行业环境。
为了改善当前复杂混乱的农药行业,我国不断的出台、更新相关政策规定。目前主要的法律法规有《农药管理条例》、《农药产业政策》、《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药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但是,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不间断的努力。而目前农药市场的复杂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厂家方面1、产业布局弱小分散,销售规模落后当前我国境内登记过的农药企业有2100多家,其中原药企业675家,制剂企业2000多家;销售额1亿元及以下的企业达1800余家,销售额达到行业总营销额的10的企业几乎没有,整体销售规模较小。而且这里面大多数企业主营产品类别单一、管理模式混乱,根本就没有实力应付国外大企业的冲击。
据调查,2015年我国制剂销售额前10名总销售额才9074亿元,国内农药使用市场总产值按照400亿元估算,市场集中度CR10只有23左右,属于过度竞争行业,散、乱、差是这个行业的特性。
f2、集中在区域销售,科技含量低,环保意识差中国有几千家定点生产企业,登记的农药产品也有几十万个,但真正上量的、家喻户晓的却没有几个,相反在很多农产品种类上还要用到国外进口的农药产品。而且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种植结构不同,需要的农药种类也不同,造成了我国农药企业很难实现跨区域销售,难以形成全国性的品牌,一般都是区域性品牌和企业。
近几年,农药行业事件频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方面,我国农药出口中绝大多数是原料,不少企业还停留在来料加工阶段,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另一方面,随着相关的政策出台,行业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单纯的依靠产量的增加来提高经济效益已变得不可能和不可取。
3、营销模式多样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