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度,压实后控制厚度15厘米做到填层面整个宽度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6)碾压夯实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平整程度和填土的含水量进行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碾压,否则应采用下列措施处理:填土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范围内,低于该类土最佳含水量时,用洒水车进行表层喷水,高于该类土最佳含水量时,进行晾晒;层厚、平整不符合要求的,重新摊铺平整。压实设备根据土壤类另和压实设备性能经试验确定,按试验确定的压实遍数碾压。碾压前,先整平并作1~2的横坡,人行道处整平成2左右的横坡(坡向车行道方向)。碾压时,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对振动压路机前后两次纵向轮迹重叠04~05m,前后两相邻填筑区段重
页脚内容12
f页眉内容
叠不小于12~15m,并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进行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碾压过程中,如有松散、起皮现象,应立即翻开,加适量的石灰重新拌和处理,对检查井及建筑物附近碾压不到的地方,用振动夯夯打密实。
(7)压实度控制和检测
灰土的压实控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及时测定,随时调整。分层压实符合要求,层面平整、路拱适度。在施工过程中每层填土每1000m2取样4点,进行压实度检测。
碾压完成规定作业遍数后,按基床位置对压实土的含水量和压实系数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经工程师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进行补压,直到检验合格为止。
(8)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两工作段衔接处采用搭接形式,前一段整形后,分别留5~10cm以上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与前一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一起在进行拌和;如相邻的工作段间隔时间较长,应在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补加适量的石灰和水,再与后一段进行拌和。
施工机械不能在碾压成型的石灰土层上调头,如需调头,应覆盖一层10cm的砂保护调头部分,使表面不受损坏。
(9)养生和交通管制
在养生时均采用铺麻布覆盖并适当洒水养生,期间应保持其始终湿润,施工温度在200C以上时,应不少于7天;施工温度在200C以下时,应不少于10天。且至上层结构层施工前,该表面必须覆盖、不得暴晒。养生期间必须封闭交通,施工机械应走便道。施工车辆必须通行时,应限制载重车辆通行,通行车辆速度不应超过15kmh,严禁急转弯或急刹车。
(10)质量标准
外观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拌和均匀、无局部坑洼、曲线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