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概括化了的要求。我们读书,不仅要读通、通懂,还要读熟、读活。(二)、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参考书,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自己弄懂字词的意思。养成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能避免读错字、写错字、望文生义等不良倾向,确保知识掌握的正确性。参考书为学生提示阅读思路,提供阅读的有关背景知识、常识性知识及其它小资料,能扩宽知识面,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我校在本学期要求一到六年级的学生:1保证“三个一”。即人手一本字典、一本词典、一本合适的参考书。上课置于座位的左上角,伸手可及,随时查阅;2掌握三种方法。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可通过竞赛等形式巩固强化,以提高使用速度;3提倡活学活用。有些学生使用参考书,不是“参考”,
3
f而是“照搬”。发言照本宣科,做作业照单全抄,这非常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及自学能力的成长,失去了使用参考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争论,把参考书上的知识观点转化为如己所出,这样,才真正利用了参考书。(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做记号的习惯。古人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说法,我们强调学生自学时必须动笔做记号,以起到突出重点、提纲契领、促进思维深入、弥补记忆不足等作用。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教给学生做记号的方法,规范了符号,指定了内容。内容大致包括七个方面:生字新词,多音字,关键词语,精彩的语句,重要的地方,对某些内容有疑问,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学生处于不同的阅读阶段给相应的内容做记号,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得到了增长,思维也随之不断向纵深发展。边读边做记号我们遵循以下三点做法:1思考为主,记号为辅,不可喧宾夺主,让大量的记号挤占了思考时间。2做记号要简明扼要,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能代替的,绝不要赘述多言。3做记号最好在课文中进行。有些教师让
学生在笔记本上记,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复习。4可适当运用这些常用符号:在下边画“”,在下边加“”,在下边加“○”,在后面加“?”和在前面加“”等。(四)、训练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学贵存疑”。一个学生,如果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提出问题,对知识的获得没有产生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