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德育文化育人
坞根镇中心小学张文华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坚强自立、勇往直前。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暨是提升民族精神,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校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红色德育文化传承优秀的革命文化。以红色德育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小公民。以红色德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文化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逐步形成具有老区特色的小学红色德育育人的新模式。
一、让红色环境育人校园环境是师生赖以学习、工作、生活的外部条件,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红色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耳濡目染,实现环境育人。1、创建校园红色宣传阵地橱窗、宣传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将进行全新改造,使之成为学校红色教育宣传阵地的一块亮点。围绕“红色教育”这一主题,把活动中评比出来的优秀作品,定期展出,如:手抄报、书画作品、摄影作品、优秀作文等。让每一道墙壁会说话,让每一道墙壁能育人,教学楼的墙壁布置成“红色画廊”,悬挂红二师的相片及相应的故事,无声地述说革命故事。教室“红色”环境的营造,如:教室一角开辟出“红二师烈士角”,定期刊出红二师的革命事迹的黑板报,建立“班级红色图书角”,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历史,感召革命精神。2、组建校园红色活动阵地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李萍在《浅谈小学生道德教育》一文中指出“民族精神教育
1
f的培养应从培养学生的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于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学校成立“红二师文化”少年工作室,以学生为主体,融入社会,研究红二师的文化,设立专题研究组,如:解说员组、宣传组、故事组、采访组、时事报告组、好人好事组、网络负责小组。在校园网中开辟出“红色专栏”,由网络负责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