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绘本阅读中有效提问的策略陈佳
小班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讲述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的途径。而绘本阅读由于它自身内容的生动丰富,图画色彩的鲜艳有趣,更受孩子的喜爱。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体验绘本讲述活动带来的乐趣,是我们老师目前需要关注、研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有效性提问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绘本:“绘本”是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本课题试图在已有的绘本作品中选择与筛选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优秀作品。它将会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它将会特别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版面大而精美,插图不仅具有辅助文字传达功能,更能强调主题内容的表现。我们还将让这些优秀绘本作品融入我们的主题活动,既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又丰富与完善的主题,通过对其内涵进行功能性的开发,让幼儿不断地获得丰富经验与情感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在小班实施绘本阅读活动,有效性提问应该有新的内涵:指在讲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幼儿的心里活动,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发展幼儿独立、完整表述的能力。
一、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开展绘本讲述活动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提问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是,我们发现在实施绘本讲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提问缺乏针对性,没有实际意义。很多教师认为,小班孩子年龄小,提问不能太复杂,所以,问题都提得浅显、空泛,能力强的幼儿不假思索就可以说出问题的答案,能力弱的幼儿就跟着“顺插屁”,表面上看,活动氛围很浓,幼儿积极性很高,各个抢着回答问题,却不知道,孩子根本不是因为回答出问题而开心,而是觉得大家一起复述同一句话很好玩。最终导致的后果往往是“形成不良的课堂回答习惯”,丧失了提问的意义。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老师往往会怕孩子学的快忘得也快,于是,在活动中就会反复提问,帮助幼儿加深活动内容。如:在绘本《毛毛虫去散步》的教学
f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反复问幼儿“遇到几只瓢虫呀?遇到几只蝴蝶呀?遇到几只小鸟呀?……”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帮助幼儿加深记忆,反而会使幼儿搞混数量,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其实,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实导致他们记忆的速度快,但是,第一记忆也是十分重要的,有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