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济南市30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形、音正确的一项是(A斑蝥(máo).B踌躇(chóu).C祈祷qí.D磐石(pá
).蝉蜕(tuǐ).谰语lá
.炽痛zhì.骊歌(lì).)(2分)玉簪花(zā
).郝叟sǒu.泯然(mǐ
).深邃suì.人声顶沸(fèi).义愤填膺(yī
g).迥然不同(jiǒ
).气冲斗牛(dòu)
2、按要求默写。(6分,每小题1分)⑴⑵马上相逢无纸笔,⑶此夜曲中闻折柳,(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静:(5),寒光照铁衣。。”,思君不见下渝州。。。!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
3、善于听话,得体表达,是我们应有的一种口语交际能力。结合下面的语境,根据后面的要求回答问题。(6分)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3分)答:(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3分)答:4名著阅读。(6分)“这地是我的地!”她用手抚摸着地,就像那天她抚摸桑桑的脑袋。经常被父亲认为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桑桑,忽然觉得秦大奶奶也是有理的。
你也认为秦大奶奶的“有理”吗?联系《艾地》这一章的内容说说理由。
1
f二、古诗文阅读:(20分)古诗文阅读:(20:((一)、古诗鉴赏:(6分)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5、《峨眉山月歌》一诗作者是代(朝代)的(2分)
6、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出的画面。(2分)
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比较阅读(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