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型物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二、间期染色质分为长染色质跟易染色质。三、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四、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一个着丝粒和两个臂(短臂和长臂五、主痕:由于着丝粒区浅染内,六、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核小体。七、染色体的特点:1、数目恒定2、体细胞(2
)是性细胞(
)的一倍。3、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无关。4、数目恒定也是相对的。八、同源染色体:在生物体内,具有同一种形态特征的染色体通常成对存在。这种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九、非同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间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十、染色体组型或染色体核型:是指生物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及其各种形态特征的总和。十一、染色体组型分析:对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组型的各种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十二、常见植物染色体数目裸子植物染色体一般为22or24;松树:24对;金钱松:44条;杉柏:22;鹿角柏:44条;银杏:24条;邹菊:2
4;蚂蚁:2
2十三、染色体结构:一级结构为核小体、二级结构为螺旋体、三级结构为超螺旋体、四级结构为染色体。十四、细胞周期: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终结所经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为细胞周期时间。十五、细胞周期可分为四个时期:1、G1期: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增长,并为DNA合成做准备;2、S期:指DNA复制的时间,染色体数目在此期间加倍;3、G2期:指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为细胞分裂做准备;4、M期或D期:指细胞分裂开始至结束的时间。特点:4个时期的长短因物种、细胞种类和生理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一般S的时间较长,且较稳定;G1和G2的时间较短,变化也较大。十六、无丝分裂:整个过程看不到纺锤丝,故称。十七、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1、前期:染色单体完成自我复制,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丝;2、中期:核仁核膜均消失,出现纺锤体,染色体具有典型的形状,适于采用适当的制片技术鉴别和计数染色体;3、后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4、末期:出现核膜核仁,纺锤丝消失,1个母细胞内形成两个子核。形成细胞版;十八、有丝分裂的特点: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遗传物质均分到2个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