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普通遗传学
第一章绪论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学科。遗传:生物按照亲本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称为遗传(heredity)。遗传的本质就是遗传物质通过不断的复制和传递,保持亲子代间相似的过程。变异:同种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遗传代表的是性状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异代表的是性状的不稳定性,是绝对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内在因素。遗传学的研究目的:揭示遗传物质的本质,阐明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研究遗传信息实现的途径。1900年,德国的柯伦斯(CCorre
s)、荷兰的德佛里斯(DeVries)、奥地利的切马克(ESeyse
eggTschermak)三人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遗传学的发展时期及重要成果1、细胞遗传学时期1910年摩尔根连锁与交换定律1927年穆勒发现X射线的诱变作用1908年哈迪温伯格创立哈代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奠定了群体遗传学的基础1932年费舍尔霍尔丹赖特建立了群体遗传学2、微生物遗传学时期1941年美国比德尔(GWBeadle)对粗糙链孢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的理论1944艾佛里(OTAvery)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此后,莱德伯格和塔特姆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有关遗传物质和基因重组的深入研究1957年本泽尔(SBe
zer)提出顺反子学说,打破了经典遗传学中基因的三位一体观点3、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961年雅各布和莫诺提出操纵子学说1967年尼伦伯格和克拉纳等人破译了遗传密码1973年伯格在体外将不同生物的DNA人工重组在一起,获得杂种分子,建立了DNA重组技术1977罗伯茨夏普提出断裂基因的概念1985年穆利斯发明PCR反应
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基础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是裸露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裸露的环状双链分子cccDNAcirclecovale
cecloseDNA,且原核生物通常只有一个环状染色体;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由同蛋白质分子和少量RNA相结合的线状双链DNA分子所组成。在细胞处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于不分裂状态时,这种无定形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DNA和蛋白质复合物,称为染色质染色质的分类:染色质的分类: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类,这是根据染色质染色反应而划分的,其中染色很深的区段称异染色质,染色很浅的区段,称为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又可以分为组成型异染色质和功能型异染色质两种。染色质的组成:和蛋白质组成,结合的蛋白为碱性蛋白。染色质的组成: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与DNA结合的蛋白为碱性蛋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