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新高考改革
作者:李娜高茜来源:《求知导刊》2016年第08期
摘要:新一轮高考改革已在上海、浙江两地试行,而人们对此次改革纷纷表示怀疑:是否这次改革又是徒有虚名?其实此次新高考改革更加强调对“人”的培养,促使学校更好发展,激发学生去关注以往不受关注的学科,增大了学生的选择权,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优点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51215
2014年9月4号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出台后,人们提出了许多质疑,认为我国已经多次对高考进行改革,却没有取得太大成效,因此对此次改革也并不看好。尽管人们对此次改革有质疑,但我们通过对此次新高考改革的分析,不得不承认此次改革的亮点,这次改革力度大大提高,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1基础教育回归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
我国从1978年恢复高考后,虽然经历了几次改革,但应试教育的现状却依旧没有得到改善。《意见》指出:学生在必选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外,可以跨越文理分科的思维,自主选择三门科目进行学习。“不分文理科”的改革模式打破了高考几十年来的单维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们模糊了对“基础教育”的真正理解。高等教育有三项基本职能: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一个人是否能接受高等教育就取决于是否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基础的人。基础教育向每个人提供能够为所有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经验和社会准则。而现在的基础教育似乎忽略了“基础性”这一点,教育带有功利性和片面性。尤其是我国的高中教育,完全就是应试教育。新的高考改革打破了文理分科传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程,这使得现在的基础教育更注重“人”的培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全面发展”概括为五个方面,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发展。人的发展不仅仅是劳动能力的发展,还要发展社会关系、自由个性等。因为人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为了生存和劳动。这就要求教育不能只培养会劳动的专门人才,还应该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新的高考改革消除了以往文理分科造成的教育弊端,使得基础教育回归对“全人”的培养的正常轨道。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以往不被重视的学科有得到重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