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如杀人,我们就可以从其行为推论出他她是一个不道德如残忍、无人性的人。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3什么是刻板印象它的利与弊是什么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使用刻板印象的好处就是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但刻板印象的使用也有弊端一是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第五章社会态度1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构成。
f2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3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和增加新的认知。
4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B对态度改变的影响。A权威性B相似性C吸引力D可信赖性5社会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D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A接受区B潜意识区C拒绝区D不明朗区46认知失调理论是由D提出的。A海德HederB凯尔曼Kelma
C谢里夫SherifD费斯廷格Festi
ger7态度个体对社会存在某一特定的人、事、物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8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认知失调论是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1改变认知2改变行为3增加新认知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第六章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三个特点。2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接近、相似和互
f补。4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成分。5爱情三角理论由C提出的。
A伯克威茨BerkwitzB李LeeC斯腾伯格Ster
bergD鲁宾Rubi
6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第七章利他行为1利他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