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模试验结
果
结果果
果
(Cv356(Cv10(Cv344(Cv98)
)
7)
)
图32(a)BMCR工况图32(b)50THA工况首首层催化剂入口速度分层催化剂入口速度分布布
模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图34(a)和34(b)。假设烟气中NOX分布是均匀的且氨氮摩尔比等于1,那么模拟氨的气体CO的浓度分布即可表示氨氮摩尔比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冷模试验结果趋势相同。模拟结果达到了设计流场的要求(Cv<10)
另外,对首层催化剂入口处的气流入射角度
进行飘丝试验,其结果如图33所示。该图反映
了首层催化剂入口处的速度入射角偏差情况(与
垂直方向夹角),可以看出首层催化剂入口处速度与首层催化剂层截面没有出现较大的偏角。
数值模拟结果(Cv601)
冷模试验结果(Cv93)
B
图34(a)BMCR工况首层催化剂入口浓度分布
M
CR
工
况
50数值模拟结果(Cv528)冷模试验结果(Cv92)
TH
图34(b)50THA工况首层催化剂入口浓度分布
A
工况
图33首层催化剂入口速度偏角分布
32浓度分布特性对于首层催化剂入口处氨氮摩尔比分布情
况,同样将BMCR和50THA工况下数模和冷
33流动阻力分布特性
加装导流装置后,BMCR工况下流动阻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冷模试验结果见图35。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主要压降集中在烟道转角处和催化剂层,省煤器出口至空预器入口处的流动阻力(加装2层催化剂后)小于800Pa,满足
f系统设计要求。
Pa
800
600
400
200
0省煤器出口
AIG入口首层催化剂入口首层催化剂出口最后一层催化剂出口空预器入口
THA工况前模型
运行2h后模型
图36(a)50THA工况下积灰实验
数值模拟结果(Cv601)冷模试验结果(Cv93)图35BMCR工况下SCR系统总压分布
BMCR工况前模型
运行1h后模型
34灰沉积特性按常规考虑,锅炉在启停或者低负荷运行时,省煤器出口至SCR脱硝系统入口处水平烟道内可能会出现积灰情况。为了考察有可能出现的积灰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情况,本文进行了灰沉积特性的冷态试验研究,弥补了CFD模拟中研究灰沉积特性难度较大的不足。本试验用灰取自浙江某电厂600MW机组燃煤飞灰,其中粒径小于100μm的飞灰占90以上。为便于试验,在省煤器出口至SCR脱硝系统入口处的水平烟道内预先铺设平均厚度大于7cm的灰(大概占整个烟道高度的14),着重模拟从50THA工况积灰情况开始,到负荷增加至BMCR工况后省煤器水平烟道底部积灰厚度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36所示。
运行2h后模型
运行4h后模型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