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良性发展进程。在这个进程中,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和完善是一个至关重要和基础性的因素。1,非营利组织既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物质和组织实体,也是公民社会文化价值特征的主要倡
导、传播者。2,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增加了社会资本。3,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促进善治的形成。非营利组织的活动既可促进经济发展,又可对政府
有效地运作起积极作用。
221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伯顿韦斯布罗德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任何投票者都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产生需求,而政府、市场和非营利部门三者作为满足个人需求的不同手段,存在相互替代性。公共物品的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本质和核心特征)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排他性;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4,非营利性
f市场失灵:公共物品的特性与市场机制是相矛盾的,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体系,即由个别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交易来提供。
222政府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证明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因此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应由政府来承担。但是,
政府本身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
(一)政府难以满足每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二)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存在着浪费和低效率问题
政府作为雇员机构往往具有官僚组织的弱点,即缺乏竞争等动力机制。面对市场失灵和
政府失灵,消费者有几种替代性选择:
1,移民(有成本的)
2,形成较低层次的政府(可能只包括他们自己的政治单位,不满足仍然存在)
3,求助于非营利组织(由于选择一、二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非营利组织作为政
府以外的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有了存在的功能需求。非营利部门的志愿性和非营利性
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政府组织所带来的低效和浪费问题)
231契约失灵理论
契约失灵:
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仅仅依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难以防止生产者坑害消费者
的机会主义行为出现的现象。
契约失灵的结果: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往往缺少足够的信息来评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就
使得他们往往在最初不能达成最优的契约,即使契约达成,也很难让它得到真正实施,使得
消费者的福利蒙受了大量的损失。
契约失灵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的区别:
1,契约失灵理论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的。“契约失灵理论”
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些私人物品要由非营利组织提供,而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解释的
是为什么有些公共物品要由非营利组织提供。
2,较之市场失灵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