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货币
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2、无限法偿: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3、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在一国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4、金银复本位制:国家法律规定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5、货币单位:也称货币标准,即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6、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会充斥市场。7、特里芬难题: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8、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9、信用货币:以纸币为本位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10、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11、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12、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13、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14、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15、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16、有限法偿: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17、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18、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随市场浮动,各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