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店中心小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本着加强德育师资力量,强化教师育人功能,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在深入研究传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说教、笼统等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创新工作方法,本学期继续实行德育导师制。二、目的意义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2、实施亲情化和个性化的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3、“一对一”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发展轨迹。三、实施步骤:1、成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组长:袁玉平副组长:于兆萍张德友组员:刘建华段丽娟图门2、组建导师队伍导师队伍由班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组成:一年级:杜桂娟张春燕张玉凤丛彬彬二年级:刘海燕张锐李占英王玉文三年级:金岩魏书云张淑娟王振才
f四年级:刘丽娜刘秉臣唐淑辉张玉英五年级:刘雪梅宋艳平梁茹艳陈静六年级:赵明辉姚春波高凤艳段丽娟王淑芝李学英3、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特长等)(1)考虑到此项工作任务重,宜小步慢进,故要求各班被辅导学生在12人左右。受导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提供。主要是心理有偏差,行为异常,行为习惯尤其不好,家庭特殊的学生(单亲、重组等)、学困生等。(2)班主任与跟班老师一起商议,确定各自的辅导对象。最后剩下的几名学生由德育处统一安排。(3)班主任调查并填写被辅导学生的基本情况表。四、德育导师的具体做法和要求1、明确职责:德育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是把学生造就成新型人才的“工程师”。2、建立德育导师制工作制度(1)档案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生跟踪档案,记录受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2)家访联络制度
f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3)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