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察真菌涂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已了解的细菌描述、汇报、交流。教师
总结:细菌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基本形状。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讨论,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细菌的资料。现在同学们对细菌有了一个更
全面的认识,细菌不只是人类的敌人,更多的是人类的朋友,它可以说无处不在。
人的肠道内也充满了细菌。一些是有意菌,它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一些能合成身
体所需的维生素;还有一些则与致病的微生物搏斗,使有害细菌不能附着在肠道
上,保持肠道健康。谈话:细菌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呢!请看资料卡。
五、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细菌的知识。怎样做好宣传,防止病菌入侵呢?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同学们,假如没有细菌,我们的自然界将会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2、细菌
球菌
细菌的形状
杆菌
螺旋菌
有益菌:生物制药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菌:使病人患
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教师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除了教科
书上提示的显微镜、三种形态的细菌永久涂片,教师最好还准备相关的图片、教
4
f学软件等。课题:3馒头发霉了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2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3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4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4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教具、学具学生分组准备实验材料: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
物投影仪、镊子。也可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几片发霉的面包,供课上学生观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2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3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4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5
f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2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2交代实验的方法,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