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云南普洱茶发展简史及其特性
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普洱茶的故乡。长期以来,云南普洱茶以其历史悠久、品质风格独特、药效显著而斐声中外。除畅销西藏、西北、内蒙、港澳等地外,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欧美等国也有一定市场。在国际贸易中,云南普洱茶的销量一直很大,方兴未艾。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今天的普洱茶与之过去相比,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至使加工方法和品质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目前对这一发展演变过程较全面的研究甚少,故本文据大量的历史资料记载,对云南普洱茶发展史进行了较全面的考证,旨在表明,云南普洱茶以其优良品质在国际市场经久不衰缘于产地自然条件的优越、茶树品种的优异及加工方法的特异。对了解云南普洱茶的过去及今天,促进普洱茶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一、产地及商品由来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但“普洱茶”这一名词,在历史上是云南思茅地区、西双版纳一带所产的茶叶,运到普洱集市贸易所得。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定茶类的专有名词。而早期“普洱”并不产茶。正如阮福《普洱茶记》中云,“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至于普洱茶的原产地,据《普洱府志》稿之十九食、货志六、物产篇、茶云:“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曼枝、五曰曼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据文献记载,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六大茶山就有茶树栽培,按檀萃《滇诲虞衡志》记载:“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遣种,至今夷民祀之”。“武侯诸葛亮,相传三国时代,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到南糯今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士卒无缘无故昏睡不起,百治无效.诸葛亮探视后即将一手杖植于土中,随之发芽着叶,蔚然成树,诸葛亮取其叶烧水煮汤,令人给病人服用,昏睡士卒即清醒正常。正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诗句,“破睡见茶功”。据说这些树木就是后来的茶树.当然,这是神话传闻不足为凭。但这些传闻及记述说明,普洱茶为当地人们所栽培利用至少,距今1700年以上。西双版纳地区现在仍生长着许多茶王树,1961年在巴达大黑山海拔1500米的密林中发现一株茶树,树高3212米,树茎112米。据有关专家科学考证,迄今已1700余年。众所周知南糯山有800余年栽培型茶树王,树高98米,主干直径158米,树龄已有八百余年,其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栽培型茶树。此外,最近在思茅地区的澜沧拉枯族自治县也发现了一株巨大的古茶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