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上,还没有真正地突破。我国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还没有达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水平。在传统节能汽车方面,我们虽然掌握了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还有轻量化、优化设计的主要技术,取得了一批成果,具备了产业化的能力,占据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我国节能汽车总体的单位油耗水平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国还没有掌握汽车节能的核心技术。
陈剑表示,传统汽车的发展无疑受到了环境和能源瓶颈的制约,我国要在传统汽车上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空间有限。而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开展自主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机会。因此我国应积极开展并大力扶植创新,务求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由此而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技术标准,推出知名民族品牌。
“我们可不可以再用十年的时间,突破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让我们的技术标准,成为市场上的标准、事实上的标准,乃至国际的标准,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较为完整的节能和新能源产业的技术体系,占据节能和新能源产业的高端价值链上。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汽车强国。希望中国的汽车界能够抓住突破的前夜,期望我们的企业界能够从此走向辉煌。”陈剑说。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