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拯救饥饿奖”,他的杂交水稻也将向全球推广,解决21世纪人类吃饱肚子这件
头等大事。
【基础知识积累】
1、字音、字形:淤yū泥籼xiā
稻分蘖
iè贬biǎ
斥
2、词义: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心上,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
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贬斥:贬低斥责
籼稻:早熟而无粘性的稻子。
分蘖:泛指植物由茎的根部长出的分支。
力排众议:敢于排除别人的异议,有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1
f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1、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了解有关人物通讯的知识。
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先做一道数学题:
1中国水稻年亩产量是600斤,假如我们每人每天需要05斤的水稻作为口粮,那么,一亩水稻一年能养活几口人?
053651825斤
60018253人
2我国目前人口大约是13亿,水稻种植面积约23亿亩我们每人每天需要05斤的水稻作为口粮请计算水稻的年亩产量达到多少斤才能够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053651825斤182513亿23725亿斤
23725231000斤
3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举国瞩目,这是当时的一段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二、检查预习。
三、课文研讨。
1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那么,文章写了袁隆平的哪几件事?
明确四件1实践是他发现趔的途径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的态度4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2题目中的“喜”字,你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袁隆平抱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到韶山》中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3文章所写的几件事分别体现袁隆平哪方面的品质呢?
明确:实践是他发现趔的途径(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的态度(坚持事实实事求是)
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4人物通讯有“两条线”,一是“过程线”,一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思想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