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市发展生鲜食品经营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经营观超市经营者一方面要认识到,生鲜经营是现代超市功能配置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塑造超市经营特色和集客力的强有力的手段,生鲜食品经营的水平及效果可以反映出超市业态发展的成熟化程度,现代超市绕不开生鲜经营这一关,从而坚定生鲜食品经营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在中国从事生鲜食品经营,由于生鲜食品种类繁多,又涉及供、产、销等多个环节,损耗极易发生,相应的管理较为复杂,以致生鲜食品成为超市经营中管理要求最高的经营项目之一。如果搞好了可以达到集客和盈利的目的;如果搞得不好,就很容易成为超市中的亏损项目,很难指望顾客频繁光顾。同时还要看到生鲜经营的前期投入较大,在上项目决策之前应慎重,量力而行,切忌贪大图全,以致“尾大不掉”。因此,对生鲜食品经营的困难要有一个充分的估量和心理准备,不可因一时的困难而轻易改弦更张。在生鲜食品筹建前要搞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营运中还要逐步探索和积累经验。
二、明确市场定位超市经营者要根据不同类型超市的不同特点,结合市场调查所掌握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以及对经营生鲜食品的发展趋向和经营难度的认识,对生鲜食品进行准确的定位。市场定位是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础原理,它使超市经营工作能集中资源,有的放矢,是超市生鲜食品经营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超市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商品组合策略、陈列策略、定价与促销策略。值得注意的是生鲜食品定位必须与超市整体定位相一致,它只能是超市整体定位的具体化,生鲜食品必须为超市整体功能的发挥服务。
三、规范内部运作超市生鲜食品在经营方式上与传统肉菜市场有根本性的差别:一是在购物环境上的质的改善,如干净、整洁的卖场,空调恒温,良好的服务等;二是融人了超市经营对生鲜食品经营管理的要求,包括商品质量保证,无断货现象,明码标
f价等。不能充分体现出这些差别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经营目的的;而要达到和维持较高的生鲜经营水准,就必须以高水平的管理标准和管理体系为基本保障。为此,要建立商品流转管理标准体系。一般的生鲜食品经营由于涉及原料供应及储存、生产加工和陈列销售三个主要工作环节,因此管理标准也相应分解为原材料供应储存标准基本存量标准、储存条件标准、存放及使用标准等、生产标准生产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卫生标准等和商品销售标准陈列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有效期管理标准、服务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