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影响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文章致力于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标签:固定资产投资;GDP;资本形成总额;投资贡献率;拉动率
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的历史情况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逐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从而引起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经济发展阶段,积累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需要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2,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145的增速,在保证GDP年均增长94的同时,也使得投资率保持较高水平。
我国的投资率、投资贡献率和投资拉动率不仅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同属于东亚经济圈的韩国等国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不仅为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而且内在地要求形成更多的投资,以避免因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而导致总产出水平的下降和银行运行出现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储蓄率大体维持在3840左右,同期韩国的储蓄率处于3132左右。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属于外延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扩张。在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投资效率不高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规模膨胀,导致投资率保持较高水平。
二、实证分析
1问题的提出
根据对过去相关资料的分析,可得出这样的观点:在以往,虽然已经有很多的人研究过这个方面的内容,但总的来说他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带有区域性,没有从全国的范围来分析说明固定资产对GDP的影响。他们通常都是从一个省、市或是地区出发来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以分析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居多,而不是从全国范围来说明问题。
(2)带有很强的部门性。他们大多都是分析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影响,还有基础设施,如卫生、交通、公共事业建设等等,而很少把他们归纳起来分析。
f(3)对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政府投入的分析,忽视了个体的投资。在现在这个个体投资逐渐上升的情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