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那么他就是轻视精神的;马克思强调经济的重要性,就是经济决定论,必然忽略人性;马克思倡导革命,那么他就不热爱和平……在这些声音的背后,我们需要思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有清晰的边界么?物质与精神是必然对立的么?革命与和平完全不相容么?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最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就是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不在头脑中对问题设限,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看待问题,这是我们处理问题应有的思路。
其次,要避免因过度阐释而造成的一叶障目。例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出了著名的宣告:“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他想说的当然不止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他写作《共产党宣言》是为了宣传他的政治思想而这类宣传性的作品中往往会充满夸张的修辞,当我们忽略他要表达的问题的实质而仅仅抓住字面意思去批评他的时候,就背离了我们研究问题的初衷。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明确问题或者某种主张产生的语境,透过文字抓住本质,而不是一味地“文本细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最后,要避免为批判而批判,对相左的意见保持理性的态度。我们在批判、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也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批判以及批判的意义。如果带着找茬式的方式,为批判而批判,就削弱了问题意识,是没有意义的徒劳。为此,面对指责马克思主义是暴力革命而忽略更加血腥的资本积累的资产阶级,伊格尔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他们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不肯更坦白地承认自己排斥的不是革命而仅仅是不喜欢社会主义革命而已?”
伊格尔顿用机智的语言直面一系列的质疑,但是并不是全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依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存在的问题与忽略的一些角度,依然能够保持研究者的客观的态度与理性的精神,实事求是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但是笔者认为,这部书由于篇幅有限,对问题的论
6
f……………………………………………………………最新资料推荐…………………………………………………
述还是不够深入,伊格尔顿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辟谣缺少足够的理论与事实的支撑,其中很多结论还有待考证。但是瑕不掩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以其幽默而细致的语调,清晰的逻辑架构与独特的问题意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捷径。
7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