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政府带头组织专家对秀山花灯开展一系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研究,对秀山花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制订一系列科学的具体措施,专门组建保护花灯的领导班子,细化责任分工,健全花灯传承机制,以条例的形式将花灯传承正式化。政府需进一步大力宣传秀山花灯,使更多的游客或本地人了解花灯,使秀山花灯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通过网络数字媒体加大对秀山花灯的宣传力度,在广大青少年人群中加大秀山花灯的人文历史宣传,培养当地青少年乡土文化概念,开设相关花灯文化的课程及比赛,培养青少年对秀山花灯艺术的兴趣。
其二,现代舞台艺术与民间传统艺术并存发展。在对秀山花灯进行舞台表演加工形式的同时,也不可忽略民间传统花灯的发展。特别是在对民间传统花灯舞台艺术“改造”的过程中,不应该全盘抛弃,而是保留其精华的一部分,充分反映秀山当地百姓长期以往的生活、生产方式,通过舞台这一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秀山花灯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社会风貌。扶持个别花灯传承情况较好的村寨,邀请舞蹈、音乐等专业人才对民间艺人进行专业培训,在保留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其民俗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让传统秀山花灯适应当前艺术潮流、审美价值取向。在宣传过程中,让旅客和当地居民既欣赏到现代舞美形式下秀山花灯的风采,也了解到民间传统花灯的历史文化,从而提升秀山花灯的文化内涵,使更多的人了解秀山花灯的特点与魅力。
3结语
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是费孝通先生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秀山花灯是秀山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武陵山区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精神价值。秀山花灯背后所蕴含的渝东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秀山当地居民位于封闭的武陵山区,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样的地域文化深深植根于秀山花灯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中,其内容多是体现秀山人民勤劳、善良、好客的性格。秀山花灯代表的是秀山人民的民族精神,是秀山地区各个民族之间不断交流、融合下的产物。进一步对秀山花灯进行传承和保护,不仅可以加快当地的经济建设,提升文化内涵,更能增进当地民族感情,进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笔者在对秀山花灯传承情况进行田野考察后,兹作该文,以期对秀山花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进一步发展能有所脾益。
参考文献
1赵心宪社会转型期民俗类国家级非遗的管理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