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报告的核查方法保持一致;应当确保在不同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存在类似情形时,核查方法保持一致。
19
f第三章核查流程第八条核查流程包括准备、实施、报告三个阶段。核查流程图
准备阶段
1签订核查协议
2核查准备
实施阶段
3文件评审
4现场访问
5核查报告编制
6内部技术复核
报告阶段
7核查报告提交
8核查记录保存
第九条签订核查协议一核查协议评估。签订核查协议之前,核查机构应根据其备案的行业领域、核查员资质,评估委托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确认实施核查工作的可行性。二签订核查协议。核查机构在完成核查协议评估后与委托方正式签订核查协议。核查协议应包括核查范
20
f围、应用标准和方法、核查流程、核查组员、预计完成时间、双方责任和义务以及保密条款等。第十条核查准备(一)组成核查组。核查机构应根据核查员的专业领域和技术能力、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的规模和经营场所数量等实际情况,组成至少两名核查员的核查组实施核查,并指定一名核查组长。(二)核查组的专业技能。核查组成员应当充分具备以下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包括但不限于:1特定行业领域的工艺或运营;2边界的识别和财务分析;3二氧化碳排放源的识别和选择;4二氧化碳的量化方法和标准;5数据分析和评价方法(如不确定性、置信度、实质性偏差和抽样方法)。第十一条文件评审
21
f核查机构应以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为基础,要求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提供相应的支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营业执照;2工艺流程图;3能源平衡图;4能源审计报告(如有)。核查机构初步判断二氧化碳排放报告的合理性,并确定现场访问的重点。第十二条现场访问
核查机构应制定现场访问计划,包括访问对象、访问内容、访问日期和行程安排等内容,并与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进行确认。当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存在多个相似现场时核查机构应考虑现场的代表性、核查工作量等因素,制
22
f定访问计划。当确认需要抽样时抽样的规模应是所有相似现场总数的平方根y数值取整时进1。
核查机构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实施现场访问,主要包括审核文件和客观证据、约见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有关人员、核实排放设施、测量设备的配置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等。核查机构应将核查发现以书面形式反馈至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至少应对以下核查发现开具不符合,并要求二氧化碳重点排放单位整改:一排放报告采用的核算方法不符合《核算指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