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无论是管理层施加的还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2措施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同意变更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而管理层又不允许继续执行原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1)在适用的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审计业务约定;(2)确定是否有约定义务或其他义务向治理层、所有者或监管机构等报告该事项。
【考点四】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选择题)
总体审计策略
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比总体审计策略更加详细,其内容包括为获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
概计范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
念
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
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围。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
主要事项:
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1审计范围
1风险评估程序
内
2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2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
容需沟通的性质
审计程序)
3审计方向4审计资源
3计划其他审计程序
要计划制定与修改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作出的重大求修改及其理由。
【考点五】指导、监督与复核(一)人员: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组成员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二)影响其指导、监督、复核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因素:【记忆】1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2审计领域;3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4执行审计工作的项目组成员的业务素质和胜任能力。
【考点六】重要性的概念【理解记忆】(选择题)(一)概念(三个特征)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重要性就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总体能够容忍最大错报(注册会计师角度)。
第6页
f审计(总复习)
(二)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特点:每次审计必须制定,且只有一个。1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目的(选择题):(1)决定风险评估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4)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2制定的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