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摘要】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质量的规范化施工,有效解决了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施工缝接茬不严密等质量问题,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规范化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搞好此类结构施工,是建筑业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按措施、规定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常出现柱子位移、上下层柱子不对称、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施工缝接茬不严密等质量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只要坚持规范化施工,就能解决长期存在、制约建筑工程质量的通病问题。所谓的规范化施工:就是在施工前,拟定最佳施工方案,选择严格的操作方法,在施工中认真执行和落实。具体措施:1设立控制桩,保证各部轴线位置正确。上下层柱子贯通11控制桩作为楼房放线的基点:当楼的长宽不超过50米时,在第一层的边柱或中桩中,选一轴线为基点,向楼外侧补一道控制桩3~4个,用混凝土加以保护,作为以后放线或复核其它轴线的依据。当第一层施工完,再用经纬仪引到楼板上,弹出基线,以此为标准,分别放出其它轴线和有关边线,以后各层放线,均按此法进行,直至屋顶。采用控制桩放线的方法,就会完全避免因放线问
f题,导致柱子位移的发生。如楼的长宽超过50米以上时,楼中适当增加控制柱,以便互相复核,纠正错误。
12搞好柱子支模,保证位置准确,垂直少偏差:浇筑时的混凝土,可塑性能强,模板支设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混凝土柱子的有关质量,为使柱子不发生位移,上下层通顺,可采取如下的一种方法:
其一,采用一般支模方法时,根据柱子的十字轴线或边线,首先安放一个桩底固定盘,然后再分别竖立对称模板,校正垂直无误后,进行固定。尤其柱子应与梁底板同时支模,增加互相间的联结,避免柱模上部为自由端,因而浇筑混凝土时,可能摇动,造成柱子的垂直偏差。
其二,采用柱子简易滑模工艺,基本要求和程序是:121当柱子钢筋绑扎无误后,根据柱子的十字线或边线以及断面,先作出50毫米高的混凝土柱台混凝土标号较柱子的标号提高一级,以备固定滑模底盘。122安装滑模要三重合,即滑筒、撑杆、柱轴线的三道中线重合为一线,并在门或支架一边挂上垂球,对准地面上弹出的十字线中点。123当模板安装无误后,对施工架子进行加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