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运动是()A平民教育运动B勤工俭学运动C工读互助运动D劳工教育运动)
f【参考答案】C【考研解析】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正式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它融合了泛劳动主义、互助论、新村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它的基本内涵是:尚俭乐学、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半工半读、消灭体脑差别等思想。
20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是(A洋务学堂B教会学校【参考答案】BC清末学制D幼童留学
)
【考研解析】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
2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A张之洞的《劝学篇》B康有为的《大同书》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严复的《救亡决论》【参考答案】C【考研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参照:2014年冲刺班6套模拟试题第4套50题。2220世纪20年代后期,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解决()A.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B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C.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D职业教育内部的关系问题【参考答案】C【考研解析】1925年,黄炎培把社会化职业教育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提出:第一,“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第二,“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第三,职业教育应贯彻与各级各
f类学校之中。第四,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教育生涯中。可见,“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核心思想是解决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23“五指活动”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A差别性B整体性C实践性D创造性
【参考答案】B【考研解析】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24.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A.文雅教育B文体教育【参考答案】D【考研解析】斯巴达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