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作者:余艺张冬冬来源:《商业20》2014年第11期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只有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有较全面地了解,才能更好地继续深入此项研究,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如务工)而与父母单方、祖辈或其他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我国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⑴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之一,也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存在的问题。它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将有益于村普及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提高。⑵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多限于个案描述,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总体状况的分析,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还不够成熟、规范,缺乏量化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还不成体系,关于同一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存在相反的结论。比如,有研究认为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动机、学业成绩和学业心理会产生负面影响,(4)但也有研究认为父母外出并不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5)为了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问题的基础信息,针对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开展深入调查研究。
在已有的调查研究中,大部分研究涉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儿童的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其结论有一定的差异。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4个因子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6范方等对留守儿童和对照组的16PF得分进行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乐群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事故型、紧张型、忧虑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肖正德通过对271名被试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占3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