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xx
一说到新疆,你会联想到什么吐鲁番、葡萄、维吾尔族、新疆舞、冬不拉、大草园、羊肉串……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域风情,一说起新疆,我就会想起一座美丽而圣洁的山,板书“天山”,自然,我就会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课件出示图片。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方法:感情朗读、合作探究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前面几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
f1、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二、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2、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3、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三、引导读通1、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然后交流3、朗读第三段。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朗读四自然段。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边读边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
f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
3、摘抄优美词句4、归纳写作特点1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板书设计:4、七月的天山走进天山:雪峰、雪水、溪流再往前走:森林祖国山河壮丽天山深处:野花课后小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