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科举制扩大了选拔官吏范围的作用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因职业分工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差异故排除。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蒙汉商贸及官方议事都要敬拜神反映双方基于共同的文化信仰进行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对材料的现象阐述无本质性解读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蒙汉交流无法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蒙汉交流内容不只是商贸关系且未体现民族矛盾的缓解故排除。4答案:A解析: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南京布”皆与西方来华商贸有重要联系体现了“南京布”是对外商业贸易内容之一故A项符合题意。B项根据材料中“南京布”的名称由来无法推出“南京布”的真实产地故排除。C项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时间在鸦片战争后材料所述内容皆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早期东西方经济交流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技术发展状况故排除。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到“新旧文化的调和”再到“多元文化并存、进而重组”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在新旧文化的矛盾与抉择中走向包容共存体现了近代文化转型过程的曲折性与复杂性故C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绝对化故排除。B项对西方文化全盘肯定存在于新文化运动前期并不能整体性体现中西文化由对立到共容的过程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新文化运动方向的根本性转移故排除。6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内迁为持久抗战作准备民族危机之下民生公司的壮举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情怀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提及工业布局故排除。B项民生公司的奉献非政府行为未体现国民政府动用所有资源抗战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企业对抗战的无私奉献未提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故排除。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通过实行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故D项符合题意。A项国家统一尚未完全实现故排除。B项此时国家民主政治体制属于奠基时期故排除。C项新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后期出现了重大失误故排除。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占GDP不到6到26雇员人数从2827增加到135亿年增长率达到9”结合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乡镇经济发展与人员就业故B项正确。题干未明确体现农民收入的状况故排除A。C项材料未提及城市与乡镇经济差距的对比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