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原则上尽量期待至妊娠3839周终止妊娠。血糖控制不满意,伴发血管病变,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胎儿窘迫,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分娩方式视病情决定,必要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分娩期注意休息、镇静,给予适当饮食,严密控制血糖、尿糖及酮体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胎儿监护。1阴道分娩临产时情绪紧张及疼痛可使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严格控制产时血糖水平对母儿均十分重要。临产后仍采用糖尿病饮食,产程中应停用皮下注射胰岛素,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加胰岛素,根据产程中测得血糖值调整静脉输液速度和胰岛素的用量,应在1h内结束分娩,如果产程过长易加重酮症酸中毒、胎儿缺氧和感染。2剖宫产手术前1d停止应用夜间中效胰岛素,手术日停止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一般在早上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术后每24h测血糖1次,直至饮食恢复。胎盘排出后,体内抗胰岛素物质迅速减少,胰岛素用量应减少至分娩前的l3l2,并根据产后空腹血糖值调整用量。新生儿出生时应留脐血,进行血糖,胰岛素,胆红素,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钙、磷、镁等测定。无论出生时新生儿状态如何,均应视为
4
f高危新生儿,需给予监护,注意保暖和吸氧。重点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应在开奶同时,定期滴服葡萄糖液。目前,妊娠合并DKA的诊治有很大的进步,但母儿均有一定的病死率,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应做到:1将GDM筛查列为常规,以尽早诊断GDM,加强孕期管理,密切监测血糖、尿酮变化。2合理控制饮食,孕妇应每日保证摄入250g以上的碳水化合物以预防饥饿糖代谢紊乱,每次行尿糖测定时应行尿酮体测定,对发生酮症的患者应多饮水及多食用碱性食物,如绿色蔬菜。3积极预防各种感染,尤其是急性感染。4对胰岛素的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饮食、活动量等及时调整,以保证体内有足够的胰岛素,尤其1型DM患者不要随意减量或中断胰岛素治疗。5一旦尿中出现了酮体应及时治疗,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妊娠是妇女特殊的生理阶段,易情绪紧张,血糖水平波动大,血糖控制的难度增加。适当的心理调节很有必要。妊娠合并DKA在临床表现及处理上都有其特殊性,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妊娠合并DKA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及其临床特点,重视孕期酮症酸中毒的预防,掌握其诊断和治疗的特点,以减少酮症酸中毒对孕妇和围生儿的不良影响。总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