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素治疗DKA患者不主张大剂量使用胰岛素,以免发生迟发性低血糖、严重低血钾、高乳酸血症,以及因血糖下降过快引起体液渗透压失衡而出现脑水肿;也不主张皮下注射胰岛素,因为血循环不佳影响吸收;肌内注射胰岛素理论上虽可达到较为稳定的胰岛素水平,但也同样存在因血循环灌注因素而影响胰岛素吸收的问题。
2
f最佳的方法是从静脉给予胰岛素,以1~5Uh的速度持续滴入,可阻止酮症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变化又不至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体用法如下:1血糖过高、休克和或严重酸中毒和或昏迷等重症患者,应酌情静脉注射首次负荷剂量1020U胰岛素,然后静脉持续滴注小剂量胰岛素。2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治疗方案,通常将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应另建输液途径,亦可间歇静脉注射,剂量均为01Ukgh。使血清胰岛素恒定达到100200mUL,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以每小时降低3961mmolL为宜,由此可以估计出血糖下降到139mmolL时所需的时间。每12h复查血糖,若在补足液量的情况下2h后血糖下降不理想或进一步升高,提示患者对胰岛素敏感性较低,胰岛素剂量应加倍。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开始输入5葡萄糖液,并按比例加入胰岛素。如血糖降至111mmolL,尿酮体转阴、尿糖或时可停止静脉输液,并平稳过渡至皮下注射胰岛素。在决定停止静脉输液前1h,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8U,以防止血糖反跳,因为突然中断静脉胰岛素而皮下胰岛素仍未发挥作用时,可能使酮症恶化。3胰岛素治疗也可采用皮下连续输注式胰岛素泵治疗,它可以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24h向患者体内输入微量胰岛素。胰岛素用量为01Ukgh,当pH值正常,尿酮体转阴后改按胰岛素基础量0610Ukgh给药,加餐前负荷量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监测3餐前、3餐后2h及睡前末梢血血糖,根据实测血糖值增减基础量。全天胰岛素用量×50÷3作为餐前大剂量,余50÷24作为基础量。根据各时点的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的泵入量,每天复查尿酮体直至转为阴性。4纠正电解质紊乱㈠补钾在DKA治疗前因为渗透性利尿,尿中排钾、钠、镁、氯、磷酸根离子等血钾浓度可偏高、也可正常或偏低,酸中毒时,K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经肾小管与H竞争排出,同时失水使血液浓缩和肾排K减少,所以在治疗前血K浓度不能反映体内缺钾的程度。但在治疗开始后,表现为低血K,其原因为:1补液引起细胞外液稀释,且随着细胞脱水和酸中毒的纠正,细胞外K与细胞内H交换,均可使K进入细胞内。2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