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逻格斯是事物之间转化的根本原则,是对立面之间对立统一的原则。对立面之间有以下关系:(1)、转化的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万物皆变,无物常驻。”(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和相反性质的共存,产生出和谐。(3)、同一的方面: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4)、相对的关系:对某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2米利都学派是如何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的。
5
f米利都学派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这三位哲人都以朴素的思想来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水”一方面是自然中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元素,因为它表现的是作为万物的开端和主宰而生化万物而且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的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在“无定”和万物生成的关系上,他认为生成起源于本原内部的两种对立的力量。本原虽无确切的规定和限定,但却包含着热与冷、干与湿等对立物。由于永恒的运动,这些对立物从“无定”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世界万物。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因气的凝聚与疏散而生成,气蒸发生成火,凝结变为风,而后形成云,再凝结为水,继之为土,最后变成石头,从这些事物中生成其余的一切。3简述巴门尼德关于“真理与意见”的学说。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开始,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可动摇的中心”,而意见之路却“不真实可靠”。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这两个领域比喻真理和意见的对象。巴门尼德主张遵循真理之路,但却没有完全否定意见,他说,应该学习从真理到意见的一切,直到如何把不真的、但被相信的意见变成确定的、无所不在的道理。4简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一句名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普罗泰格拉的认识论,即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感觉是与感知的主体不同的东西,同样,感觉也是与引起的对象不同的东西。因此,感觉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知识。每个感觉就其发生瞬间来说是真实的,与此同时发生了与事物相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